发布人:学办 发布日期:2025-07-01 阅读: 次
1. 2021年度 单项奖学金
2. 2022年度 单项奖学金
小时候,家乡的一场洪涝灾害让我记忆犹新——浑浊的积水淹没街道,居民的生活陷入混乱。而后来,又曾目睹村里因缺乏净水设施导致疾病频发。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,水既是生命之源,也可能成为灾难的根源。高中时读到《寂静的春天》和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报道,更让我坚定了方向:我想用科学的力量守护水的安全与可持续。填报志愿时,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,希望通过专业学习,成为解决水问题、改善人居环境的“城市水卫士”。
给排水专业是一个“硬核”且包容的领域,课程体系覆盖了水力学、环境微生物学、水处理技术、管网设计、智慧水务等多个维度。这些知识让我在工作中游刃有余:从污水处理厂的工艺优化到海绵城市规划,从洪涝风险建模到饮用水安全评估,专业基础课和工程实践的结合让我具备了“发现问题-分析逻辑-落地解决”的全链条能力。
此外,专业注重培养工程师思维和社会责任感。我曾参与导师的农村净水改造项目,从实验室小试到实地安装调试,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掌握了工程规范,更深刻理解了技术如何普惠民生。
强化前沿技术融合:增设智慧水务、碳中和与水系统关联课程,引入GIS、Python在水务中的应用实训;
深化产学研联动:与水务集团、环保企业共建实践基地,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(如老旧管网改造、雨水花园设计);
拓展国际视野:开设全球水危机案例研讨课,邀请国际专家分享非洲节水农业、荷兰防洪经验等,培养全球胜任力。
“双碳”目标下,水行业正经历三大变革:
绿色低碳化:污水资源化、能源回收(如厌氧氨氧化技术)、节水型城市设计成为热点;
智慧化升级:AI水质预警、数字孪生管网、智能水表等技术的应用亟需复合型人才;
韧性城市构建: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,海绵城市、防洪排涝系统优化需求激增。
当前行业既需要精通传统给排水设计的工程师,也需要掌握BIM建模、数据分析、环境政策的跨界人才。如果你对可持续发展有热情,愿意探索“水-能源-环境”的协同创新,这里将有广阔的舞台。
如果你渴望用技术守护一方清泉,如果你希望自己的职业既能“脚踏实地”解决民生问题,又能“仰望星空”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——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值得你的选择!
它不仅是工程学科,更是一门关乎文明存续的学问。每一滴水的循环,都链接着生态、能源与人类未来。在这里,你将学会如何让城市更安全、让乡村更美好、让自然更和谐。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路口,但不必焦虑于“热门”或“冷门”,只需问自己:你是否愿意成为那个为世界清源疏流的人?
水的故事,等待你来书写下一章。
图文丨方伊初
排版丨安尧
审核丨朱嘉琳
责编丨赵克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