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ver_image

科技工坊节系列活动之“薪火相传接力棒”—学院小平科技创新团队首任队长金晓林返校作专题分享


11月18日上午,环境学院科技工坊节系列活动之“薪火相传接力棒”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如期举行。学院2010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校友、小平科技创新团队首任队长金晓林返校作专题分享,学院党委副书记石周燕、辅导员孙雨以及学院2023级学生参加。

图片
图片

金晓林深情回顾了在教工路校区求学的时光,从自身科研学习经历说起,叮嘱同学们要做到三个坚持:一是坚持做到眼中有光,踩在时代的脉搏上奋斗其时、扛起领先,做到心中有信念、脚下有力量;二是坚持做到心中有底、知其所以然,用巧劲来学习,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;三是坚持做到手中有招,能够将想法落地,拥有攻坚克难的能力,要定好目标,找准差距,控制考核激励,建立好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和激励机制。

图片

关于学生科技创新,他分享了自己当初进行科研、与团队成员一起奋斗的时光以及团队成员身上的闪光点,号召同学们在做科研创新时要立志高远、脚踏实地,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、以一辈子干一件事的执着进行攻关,更要直面科研创新中碰到的各种问题,科技攻关的道路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,要学会在团队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,在团队合作中寻求共赢。他希望学弟学妹们保持奋进姿态,积极进取,利用好校内平台,寻求专业融合,实现自我成长。

面对同学们在科研、团队结对,竞赛环节的提问,金晓林校友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历,为同学们提供了自己的建议方法。他向同学们分享了三点宝贵的经验:一是对当前的市场需求有所了解,转变专业观念,具备专业素养;二是要勇于试错,丰富经历,为我们的人生增添别样的精彩;三是要回归科技创新,找准自己的定位,扬长避短,学会共赢。

图片

石周燕对金晓林校友的到来和分享表示感谢。她表示,金晓林校友不仅分享了自己求学时的经历,也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宝贵经验,更是为有困惑的同学提出了解答方法,整场分享会温暖走心、干货满满。希望同学们可以将分享内容融入到大学四年中,为自己早作规划,奋发有为、生动实践。

图片



让我们听听同学们的感想吧

1

环境2301付倩倩:

今天听了学长的分享,为我的大学生活提供了前进方向,在大学生活中要敢于尝试,大学的独特在于很低的试错成本,拥有以后可能力所不能及的时间,可以有想走就走的旅行,去干真正热爱的事,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认同感,归属感,变得更有底气,有自信,敢发言,敢尝试,敢犯错。要增强专业信心,提升专业兴趣,多参加一些竞赛,对于不擅长的领域,可以转换赛道,比如创新类比赛,调研类比赛,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擅长和闪光点并充分发扬,雁过留声,风过留痕,多发掘自己,细数此间长风,都会是最美好的回忆,也对未来人生路的明晰有着重要意义。要有开阔的眼光,多留意图书馆门前的海报,去蹭一节自己喜欢的课,在该学习的时候要沉下心,耐得住寂寞,守得住繁华,对于未知的未来我们要明确方向。


2

给排水2301方宏远:

听了金晓林学长的返校分享后,我受益匪浅。面对大学这张空白的画卷,如何让它变得丰富多彩呢?我想,学长给出了他的答案,也为我指明了道路。他用自己的个人经历现身说法,让我了解到大学是一个不断试错、寻找定位、放大特长、交流沟通的地方。他鼓励我们走出去、迈开腿,拥抱不一样的大学生活,去看看没见过的风景,不给大学生活留下遗憾。他也让我意识到了,一个team的协调和互补才是取得优秀成果的不二选择。未来我也会循着前辈的影子,不断发掘自己的特长,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,走出校门,结识优秀的学生,学习一门自己喜欢的技巧,体会大学生活的乐趣。


3

环境2304刘锦:

这次的活动,对于我这位大一新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,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,有机会与学长一起探讨大学的发展以及一些规划。在讲座过程中,学长用亲切的话语分享了他在大学的团队发展,以及一些科研方向上的方法,让我们受益匪浅。同时他还从过来人的角度,嘱托我们要重视团队关系,要明确自己的优势,这对我们今后的发展都很有帮助。非常感谢学长这次分享,也期待今后有更多的校友交流机会,让我们获取更多宝贵的经验。



图片

·END·

图片

图文丨陈耀淇 孙雨

排版丨彭文甜

审核丨赵克维

终审丨石周燕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